从今天起,与AI世界和解

Yomu 著 | 公众号「Yomu看世界」同步更新

必须向大家告知的一个事实是,眼前你所看到的这篇文章,是纯人工写作

作为一个摄影师、内容创作者,这已经是我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最后一次倔强

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对人工智能的隐忧和不安逐渐涌上心头。

2023年被广泛认为是“生成式人工智能(AI)元年”,而2024既是“AI二年”,更是“AI应用大规模落地元年”,世界各国AI应用井喷式爆发,开始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各种由AI制造或辅助创作的内容开始充斥我们的屏幕,文章、图片、视频,甚至是音乐这种传统的艺术创作领域,都在被悄然渗透。

哪怕是线下,你也逃不过电梯间里冷不丁抬头看到的由AI生成的海报,逛街时听到路边小贩用AI生成的热情吆喝。

更糟糕的是,互联网原住民尚能找到代码世界的一丝丝破绽,而长辈们的手机里,他们对眼前内容的判断力已经彻底失控。

ChatGPT的横空出世以及引爆的一系列AI热潮,正带领人类狂奔向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时代,并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讨论及广泛参与。

★★

但早期的混乱最终引发困惑,让人不禁思考,何谓真假?

作为摄影师,包括各类内容创作者,在AI时代到来之前,其实早已对文字、影像等内容的真假有着极高的敏感度。我们的判定界限十分清晰,一篇论文引用抄袭比例过高,就有造假的嫌疑;一张修图太严重的照片,最多只能被归为艺术创作而不是真实再现。

本来,一切都是有明确的界定标准的,即使造假,也要付出昂贵的代价。

生成式AI诞生初期,看到代码的世界里依然僵硬的文字叙述、六根手指的离奇图片细节、不符合空间逻辑的镜头语言,我们侥幸安慰自己,嘲笑AI的拙劣表演:一切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。

★★

今年10月初,当Sora2横空出世的时候,在媒体的一片震惊里,我依然保持着惯有的质疑和批判,认为这不过是资本的又一次烟雾弹。

但随着工作中AI工具的使用比例越来越高,我和Sora2直接相遇。这一次,我上手使用后彻底地震惊了,我发现内容创作者的天已经塌了。

高度合理的物理规律、离奇又可信的特效大片、逻辑严密的镜头关系,就连好莱坞的很多人恐怕很快也要失业。

我不得不再次审视自己的认知: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打破了人类关于真实和虚假的模糊边界,不断朝着更加真实迭代。

没有虚假了,只有更真实。

即使我仍然安慰自己,计算机代码生成的世界里还是有很多缺少人味的瞬间,但从这一刻起,我们再也无法快速分清什么是真的,什么是假的,很多内容都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虚拟构建,唯一区别是来自现实世界的成分有多少。

甚至连真与假也变成了一个无法参透的哲学问题——因为看完这些内容,我们潜意识里已经深信不疑。

★★

一个无法抵抗的AI世界已经来临。

所有人都必须接受一个事实:我们进入了一个并不完全由真实人类叙事构成的世界。

人工智能的效率增长是指数级的,所制造的信息将不断充斥我们生活的所有角落。有专家坦言,2025年超半数互联网内容由AI生成,科学规律与历史真相也许将很快被侵蚀掩盖。

所有为了辨别真假所做的挣扎,终将变得毫无意义。

尤其是内容创作者,在现实世界中和AI短兵相接,是一个非常纠结和痛苦的过程。

与AI和解只能是唯一出路。

我们能做的,只有接受这一不可逆的科技现实。

学习人工智能的生产方式,学会分辨仍然残存的一丝不真实痕迹,学会如何去使用它,与AI共舞。

至于AI是否作恶,其中的技术、道德伦理、法律问题,应该由全人类共同思考。

我们作为个体无法抵御这一浪潮的来临,如何坦然接受新常态,就成了我们这个时代必须长远思考的问题。

未来,我们将坐在狂奔的AI列车上去往何处?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